展望未来

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磷酸盐污染知识1
日期:2019-05-30 15:20:55

背景      

       我国有着辽阔的水域资源,但是洗涤剂排放的污水已严重污染了水质。虽然近些年来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媒体对此也有过很多报道,但有些人对此认识不足,对如何进行防治磷酸盐污染也有所争议。究竟洗涤剂中磷酸盐如何给环境带来污染危害的程度有多大防治磷酸盐污染的措施?

洗涤剂是人们生活的日用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洗涤剂的生产量已达到。洗涤剂的种类较多,如人们经常使用的洗衣粉、餐具清洗剂、卫生间洗涤剂、地毯洗涤剂、金属洗涤剂、油污洗涤剂等。

     洗涤剂由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组成,目前使用的助洗剂主要是磷酸盐,即三聚磷酸钠,其在洗涤剂中含量一般在20%-40%之间。

作为洗涤剂的助洗剂应具备以下品质:①软化水性能, 即能有效地结合硬水中的钙、镁离子, 使硬水能得到充分软化;②给洗涤剂提供一定的碱性和稳定值一般在左右;③具有分散性能, 即抗再沉淀性能,可防止污物再沉淀聚积造成二次污染。三聚磷酸钠已完全具备这些性能,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洗涤剂助洗剂。我国每年约使用掉三聚磷酸钠600~700 kt。

磷酸盐

现状

1、赤潮、藻华的形成

       水藻是水中的隐花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区分。它由单一细胞或多细胞组成,以细胞分裂、抱子或两个配子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繁殖,在许可的条件下它的繁殖速度是很快的。当水中的氮、磷、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水藻因养份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并且一方面生长繁殖,一方面死亡,使清澈碧绿的水质变成混浊不堪,就出现了藻华现象。而在海洋中死亡的藻类在海面上呈暗红色,故称为赤潮。据海洋环境专家多年来对水质监测得出的结论,在正常的海水中氮磷比应该控制在以内。当海水中氮磷比达到这个比例且氮、磷浓度增加时,再加上外界的一些原因如气温升高等,各类水藻就开始迅速繁殖,逐步出现赤潮现象。

      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垃圾、粪便是有机肥,可使水域中氮含量增加。而磷的来源主要是农田中被雨水冲走的磷肥,与磷化工有关的工业污水以及含磷洗涤剂废水,其中含三聚磷酸钠的洗涤剂废水排放的磷占磷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我国每年约有含500-600 kt三聚磷酸钠的洗涤废水排放掉,而这些含磷废水大都流入了江河湖海。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含磷废水的磷排放量约占排入总磷量的60%-20%之间不等,已大大超过水自身降解氮、磷的能力。

2、赤潮、藻华的危害

      赤潮藻华的发生严重地破坏了水域环境,同时又是各种病菌、病毒孽生的温床,这些产生的病菌、病毒对各种水生生物带来的是灭绝之灾。赤潮藻华的发生使水体的含氧量急剧下降,更多的水中生物,如鱼、虾贝等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的发生给海洋带来的危害是灾难性的,被海洋专家称之为“ 海上赤魔” 。

磷酸盐

       海洋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海域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平均每年为60一80起,每起可造成经济损失达1一1.5亿元。近年来,仅山东、辽宁、河北的扇贝养殖因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亿元。据初步估算, 每年海洋污染给我国生物资源造成的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

       我国近海的重要经济鱼虾类的产卵场被污染面积达80%以上,其中渤海的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黄海达70%左右,东海达80%以上,南海达60%左右。

       藻华现象同样危害着我国的江河湖泊,不但鱼类及水中生物大批量死亡,而且污染了人类的饮用水。1987年巢湖水厂曾因大量藻类堵塞滤池而直接影响湖泊水体,二次被迫停止运转,造成近亿元经济损失。1998年汉江水域发生藻华,给周围的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对全国55500公里河段的调查,不符合饮用水和渔业用水的为47700公里,占85.9%。如此严重的事实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上一条:蔬菜使用冲肥施注意事项 Back 下一条:磷酸盐污染知识2